退出春晚、被综艺辞退,贾玲怎么了?

三年前,贾玲还是春晚舞台上那个能让全国观众笑出腹肌的“开心果”,三年后,她的名字却从综艺嘉宾名单里彻底消失。更让人惊讶的是,曾经把她捧上神坛的资本,如今正悄悄撤离,有数据显示,她的商业评级从最高的S级猛跌至B级,广告商纷纷撤资。这个曾经创造出54亿票房神话的女导演,究竟经历了什么?

20250927_17589651329245

2024年,《热辣滚烫》宣传期,当贾玲摘下口罩露出瘦了100斤的脸庞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喝彩,而是恍惚。

“那个圆滚滚、笑呵呵的贾玲去哪了?

”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坦言:“现在的她,眼神里总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感。”

这种陌生感迅速蔓延。 在《王牌对王牌》第八季的官宣名单中,贾玲的名字没有出现。知情人士透露,节目组认为“瘦版贾玲”已经不符合原本接地气的人设,而她的电影导演身份也让报价翻了3倍,资本最终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就连春晚导演组也私下坦言:“贾玲的转型让她不再适合合家欢舞台,我们不敢赌观众是否接受一个严肃的女导演讲笑话。”

20250927_17589651328199

更让老粉丝感到扎心的是贾玲自己的一句话。她在采访中提到,过去在综艺里“装疯卖傻”不过是谋生手段,甚至用“忍辱负重”来形容曾经的喜剧表演。这些话像一根刺,扎进了那些曾因她的幽默而开怀大笑的观众心里。

20250927_17589651323953

贾玲为《热辣滚烫》付出的代价远超常人想象。 她闭关一年,每天进行高强度训练,从200斤减到110斤。电影杀青那天,她光着膀子吃了三十块巧克力威化,回忆起那段日子,她说:“像过了一辈子那么长。 ”

这场“身体革命”起初确实赢得了掌声。

电影上映后,累计票房突破34亿,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80亿次。

但很快,掌声变成了质疑。有观众发现,电影内核与减肥并无本质关联,网友调侃这是“卖电影还是卖瘦身课程?”更有人翻出她代言的减肥产品,嘲讽其“靠身材变化捞金”。

医学专家指出,一年内减重100斤远超健康范围,会导致代谢紊乱、皮肤松弛等问题。2025年曝光的近照显示,贾玲体重反弹至140斤左右,这让“励志人设”陷入了更深的争议漩涡。

2016年,贾玲创立大碗娱乐,签约张小斐、许君聪等喜剧新星,公司一度被视为“开心麻花”的劲敌。但《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反而加速了公司的解体,张小斐跻身一线后选择独立发展,其他艺人因贾玲专注电影而资源锐减。2024年,大碗娱乐宣布解散艺人经纪业务,解散前三个月收入暴跌63%。

贾玲曾对友人感慨:“做公司要平衡太多人情世故,而我只想纯粹拍电影。 ”她的新作《转念花开》聚焦反传销题材,完全摒弃了喜剧元素。这种“断臂求生”的背后,是她对“导演”身份的极致追求。

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现实而残酷。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大碗娱乐2024年影视投资回报率较2021年下降42%,《热辣滚烫》的营销费用占比高达总预算的35%,远超行业平均的20%。

这种“重宣发轻内容”的策略,让观众开始质疑创作的真实性。

贾玲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喜剧演员转型的缩影。 她曾在采访中吐露心声:“食物让我开心,最烦戴口罩。”但观众更熟悉的是那个在《王牌对王牌》里被沈腾调侃、在春晚舞台自嘲的“胖萌喜剧人”。

清华大学一位传播学者分析指出:“大众对草根逆袭故事的耐受度正在降低,特别是当幕后资本运作痕迹过于明显时,情怀叙事反而会触发信任危机。”清博舆情数据显示,针对贾玲的负面评论中,涉及“外貌”“年龄”“婚恋状况”的非理性攻击占比达41%,远超男性导演的12%。

更深刻的矛盾在于创作本身。《热辣滚烫》被指与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存在叙事雷同,而《转念花开》又陷入与国产片《草木人间》的“题材撞车”争议。观众开始质疑:当励志成为流水线标签,真诚还剩多少?

一位网友说得微妙:“观众可以接受你变,但不能接受你变‘假’。”当贾玲褪去喜剧外衣,试图以导演身份重新定义自己时,她与观众之间那层曾经透明的情感连接,似乎蒙上了一层雾。这场转型中,到底是谁在拒绝谁的改变?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