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指标”飙高,超越“玩火”警戒线!

20250929_17591631576679
▲“股神”巴菲特曾经最喜欢用来评估股市估值的指标,目前已攀升至历史新高,至惊人的217%。(图/美联社/达志影像)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经最喜欢用来评估股市估值的指标,目前已攀升至历史新高,至惊人的217%,远高于网络泡沫时期和2021年疫情期间涨势所创下的高峰,这重新引发市场是否再次陷入过度乐观的担忧。

根据CNBC报道,这个被称为“巴菲特指标”的衡量标准,是以美国上市股票总市值(Wilshire 5000 指数)与国民生产毛额(GNP)之比衡量股市估值水准。

巴菲特在2001年“财星”(Fortune)杂志的专栏文章中,曾称该指标“可能是在任何特定时刻,衡量估值的最佳单一指标。”这项指标也曾被著名投资人琼斯(Paul Tudor Jones)等引用。

巴菲特在2001年的一场演说中曾说道,“如果这个百分比关係跌到70%或80%的区间,那么买进股票很可能会让你获得丰厚回报。如果这个比率接近200%——就像1999年和2000年部分时间那样——你就是在玩火。”

如今该指标已高达惊人的217%,远高于网络泡沫时期和2021年疫情期间涨势所创下的190%高峰。

据这个标准,如今的股市正处于未知水域,因为股票价值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整体经济的增长。此波股市涨势主要由大型科技公司推动,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开发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并因这个新时代的承诺而获得了高额的本益比。

其他估值指标也发出了类似信号。根据订制投资集团(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标普500的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最近攀升至3.33,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2000年网络泡沫时期的峰值为2.27,而后疫情时代的繁荣期则在估值降温前达到3.21。

不过,也有人认为,巴菲特指标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传达相同的信息。过去二十年来,美国经济发生了巨大转变,变得资产密集度更低,而日益由技术、软件和智慧财产权驱动。

相较于以实体工厂为基础的经济,GDP和GNP可能低估了以数据网络和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对于全球最具生产力和创新的经济体美国来说,更高的股市估值可能是合理的。

巴菲特本人已多年未对此指标发表评论。

Add a Comment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