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经济第二季度几乎未获增长
|在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冲击下,欧洲经济第二季度几乎停滞不前。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20国GDP环比仅增长0.1%,德国与意大利产出下滑。经济学家指出,德国受到关税打击的程度可能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今年将继续面临困境。
欧洲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几乎没有增长,此前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而紧急加速出口的努力出现逆转,导致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经济产出出现下滑。
欧盟统计局(Eurostat)周三报告称,欧元区2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仅增长0.1%,而去年同期则增长了1.4%。
美联社指出,上周末欧盟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规定,美国对欧洲商品征收15%的普遍关税,因此未来几个月欧洲的经济前景也不容乐观。更高的关税将增加欧洲出口商品的成本,这些成本要么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要么将由企业自身承担,从而压缩利润。
今年第一季度欧洲经济出人意料地获得0.6%的增长。当时的数据增长是受到企业为规避川普总统于4月2日宣布的新一轮关税而提前出货的推动。
德国和意大利的经济产出在第二季度均下降了0.1%;法国增长0.3%,主要受汽车和飞机库存增加推动,国内需求则基本停滞。在欧元区四大经济体中,只有西班牙表现强劲,达到了0.7%的增长。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欧洲高级经济学家帕尔马斯(Franziska Palmas)表示:“美国征收15%的普遍关税,预计将令欧元区GDP减少约0.2%,今年剩余时间的经济增长可能依然疲弱。”
德国经济仍未恢复到6年前疫情前的水平,其出口导向型产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来自中国的更强竞争、技能型劳动力短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基础设施投资滞后,以及繁复的监管和官僚体系。
帕尔马斯指出,德国“受到关税打击的程度可能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今年将继续面临困境”,直到新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领导的政府明年启动新的财政支出计划,弥补基础设施缺口,才会对提振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2011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加快退出核电,同时依靠俄罗斯的天然气来弥补缺口。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切断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对德国造成了沉重打击。德国不得不转向成本更高的液化天然气。战争爆发后,德国也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多年来,德国的商业模式都是以廉价能源为基础,为出口型工业提供动力。然而,德国工业用户目前的平均电费为每千瓦时20.3欧分,而在美国和中国,这个数字相当于8.4欧分。德国近年来虽然也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但一些房主和地区对风机的抵制抑制了风能的增长。
在2010年代初期和中期,德国奔驰、大众、宝马等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 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德国为317万辆。中国产电动车也瞄准了欧洲市场。2010 年,中国的电池板制造商还依赖进口的德国设备。如今,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依赖于来自中国的设备,国家补贴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也消灭了德国制造商。在家具、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国制造商现在也开始和德国制造竞争市场份额。
德国在经济繁荣时期推迟了对铁路和高速互联网等长期项目的投资。设施老化、维修工程增多等原因导致铁路准点率不断创下新低。高速互联网尚未覆盖一些农村地区。2009年通过的关于限制赤字的宪法修正案束缚了政府的手脚。是否放松所谓的债务刹车将成为下届德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从IT行业到酒店行业、从托儿所到养老院护工,德国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缺乏技术工人的问题。德国工商会对23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43%的企业表示无法填补空缺职位。德国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儿童保育机构短缺导致许多女性只能从事兼职工作甚至根本不能工作。人口老龄化也令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雪上加霜。
德国企业和经济学家指出,冗长的审批程序和过多的文书工作对经济造成了拖累。比如,获得风力涡轮机的建造许可证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公司既需要到当地公用事业机构注册,也需要到政府监管机构那里注册等等。一项要求公司证明其供应商遵守环境和劳工标准的法律甚至超出了欧盟的要求,给德国公司带来了比其欧洲竞争对手更重的负担。